提升自律力,不再成为“坏习惯”的俘虏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当人们提及“自律”,他们大多是在说:保持专注、坚持不懈、强化意志力、表现坚强。
然而,让我提供一个颠覆性的观点:最好的自律方法是“少做”,而非“多做”。
试想,如果你已经疲倦不堪,再努力付出也只会徒增疲惫,那该怎么办?换个思路,若你找出那些阻碍你变得更自律的因素,试图消除它们,会有什么变化呢?
若你一直致力于提升自律力却鲜有进展,试着发现并摒弃以下四个阻碍你的习惯,可能会带来更实质的改变。
1.以自我批评为动力
我们很多人成长过程中,深信除非对自己严苛,才能成功,否则我们就没有任何价值。于是,我们形成了自我批评的习惯...
我们告诉自己,紧张的感觉是“蠢”的;当我们发现自己拖延时,我们自嘲自己“懒散”;当我们没有像预期那样富有成效时,我们责备自己分心、失去注意力。
然而,尽管批评自己,我们在某种程度上仍取得了成功:获得了好成绩、进入了好学校、找到了好工作。
但要注意的是...
我们往往错误地将自我批评的习惯与相对的成功联系起来,误以为自我批评导致了成功。但请记住,相关性并不等同于因果关系。
事实上,我发现的情况恰恰相反...
即使有自我批评,大多数人仍然取得了成就,而这并非因为自我批评。当他们学会放弃自我批评和判断的习惯时,他们实际上更有成效,更加自律!
自我批评只会引发羞愧、焦虑和自卑,这些都会阻碍你变得更自律。而当你以同情和理解对待自己时,自律就会相对自然地出现。
所以,请善待自己,试着做个小实验:无论你想在哪个方面更加自律——饮食、锻炼、个人成长目标还是工作任务,都花一周的时间练习自我同情而
非自我判断,观察你的自律程度会有何改变。如果你觉得不好,随时可以恢复原状,但我怀疑你可能不会:)
2.应对分心
我发现在那些认为自己缺乏自律的人中,有一种奇怪的倾向:他们用“应对策略”来处理分心问题。
他们试图寻找更集中注意力的方法、增强意志力、抵制诱惑。好像分心是一个不可避免的力量,他们无法掌控。
但事实并非如此。
虽然一些干扰确实不可避免并需要处理,但其实大多数干扰都可以从一开始就避免。
比如,我在写作方面非常自律。我尝试每天早上写一两个小时。然而,如果我的手机就在旁边,充满了各种应用的诱惑,我就会很容易分心。所以,当我坐下来写作时,我会把手机藏在抽屉里,或者放在另一个房间。我知道,我没有足够的意志力持续抵抗手机的诱惑,所以我选择从一开始就避免这个干扰源。
同样的道理,你也可以运用在许多需要自律的领域。
如果你想对饮食有更多自控力,别期望每天晚上靠意志力避免吃冰淇淋,最好是一开始就不要把冰淇淋带回家。
如果你不想晚上看太多电视,这样就能早点上床睡觉,那就把电视从你的卧室里拿出来。
想要坚持使用你去年买的跑步机?那就把电视从客厅移到跑步机那,让看电视成为你使用跑步机的奖励。
我知道,有些听起来可能有些极端,但是你有多想变得更有纪律呢?如果长期的“应对策略”并未带来显著的成功,也许是时候换个思路,改变环境,而不是改变自己?
如史蒂夫乔布斯所言:“专注就是说不。”
3.你的好奇心被遗忘在哪里?
作为一名心理治疗师,我经常听到的一种悲哀就是,有的人在年幼时的好奇心如何被扼杀,如何被人视为罪恶的源头。
你可以想象一下,那些富有好奇心的孩子被告诫,他们的兴趣是无聊的、可笑的,甚至是无足轻重的,这个画面肯定让人心痛。然而,更令人伤感的是,这种压抑对他们追寻生活真正渴望的东西的能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
你会发现,那些纪律严明、专注的人,那些能够始终坚持做他们想做的事情的人,共有的特质就是他们喜欢他们正在做的事情。
例如,你看看那些多年如一日坚持锻炼的人,你会发现他们找到了一种真正让他们享受的锻炼方式。也就是说,他们并不是靠意志力强行健身,反而是被健身所吸引,因为他们深知健身的乐趣和好处。
再来一个例子,人们总是好奇我怎么在全职工作之外还能写出这么多的东西。他们询问我是怎样保持高效率的,我虽然有一些技巧和方法,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:我真的热爱写作。
当然,有时候写作也会变得艰难。但我能够一直坚持下去,不是因为我有强大的自制力,而是因为我乐在其中,我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充满热情。
这就引出了我们对于好奇心的讨论……
很多人纪律散漫,主要原因是他们选择了错误的工作,或者说,他们用错误的方式来解决问题。
如果你对工作没有内在的热情,那么无论你多么努力去养成习惯或者规律,如果你找不到真正值得你去争取的目标,那么你就很难坚持下去。
许多人选择做一些他们并不真正喜欢的事情,原因在于他们早已对自己的好奇心视而不见。
很小的时候,他们就被劝阻追随自己的兴趣,反而被告诫要
追求别人认为重要的事情。
忽视好奇心就如同为长期的低热度和糟糕的自律行为打开了大门。
但如果你开始听从并追寻你真正好奇的事物,你会发现它们真正有益且充满乐趣。当你开始做你真正热爱且有益的事情,纪律和动力就会自然而然地跟随着你。
“以最不受约束、最自由、最本能的方式去学习你最感兴趣的东西。”——理查德费曼
4.对目标的过度思考
假设你想学弹吉他,这就是你的目标。
现在问题来了:你应该花多少时间去思考这个目标呢?
答案是:几乎不用!
有目标是好的,但若是沉迷于目标,往往会适得其反。
以学吉他为例来说明:
如果我是一个完全的吉他新手,然而我花了好几个小时去想象成为一位吉他高手的情景,那么每次我坐下来实际练习时,我可能会因为现在的技能跟梦想中的差距太大而感到挫败。结果,我可能会失去动力甚至放弃,或者至少不会像我本来可以的那样经常练习。
再来一个例子,假设我想要减掉20磅。如果我总是想象自己变得轻盈如羽,那么每次我上称检查体重的时候,都会因为现实与理想的落差感到沮丧,而我实际上可能永远无法达到那个理想的体重。
更广泛的原则是:当设定了目标之后,我们就应该将它抛到脑后,将注意力放在能带你达到目标的小行动上。
比如,如果你的目标是弹吉他弹得像吉米亨德里克斯一样好,你可能不应该把大部分时间花在想象成为吉米亨德里克斯的事情上。相反,你应该更专注于如何更好地弹奏F和弦,专注于当你的手指开始熟练地弹奏F和弦时的那种满足感。
或者,如果你想减掉20磅,那就把注意力放在每周去健身房5次,晚餐时间少吃点。因为这些小行动能让你
更有可能注意到你的进步,也能提供一种满足感,进一步增加你持续前进的动力。如果你坚持下去,最终你会达成目标。
持续维持自我纪律的人,他们的注意力并不在奖品上,而在过程中。
这可能违反直觉,但如果你在某个目标上一直感到困难,或者你在维持某个习惯上感到困难,可能正是因为你对目标的过度关注妨碍了你的进步。
记住,当你设定目标时,设定并忘记它。
专注于小步骤和小胜利,如果你持续地完成这些小步骤,他们最终将带领你实现你的最终目标。
“如何攀登山峰比到达山顶更为重要。”——伊冯乔伊纳德
关键词: